国际清算银行(BIS)、世界银行等机构研究发现,稳健并有效运行的零售支付体系与普惠金融之间存在关联性,同时,金融普惠水平的提升也有助于促进零售支付体系及支付系统整体效率的提升。零售支付服务贯穿于个人、企业和公共机构之间的各类日常交易,因此,提高零售支付的安全、效率和可得性,能够为各类主体的经济活动带来诸多益处。
(一)灵活适配场景、加快数字经济发展步伐
随着互联网和移动通信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以移动支付为代表的支付创新为数字经济的高速发展奠定了基础,其深层次价值不仅在于改变了零售支付习惯,更有效提高了支付结算速度,大幅提升了资金使用效率。此外,与传统非现金支付工具相比,移动支付灵活嵌入场景的优势,在促进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的同时,也培育了新的数字经济增长点。我国支付服务机构通过与不同行业深化合作,增加服务功能、优化业务流程、改善用户体验、提高企业效率,与衣食住行、生活缴费、投资理财、医疗健康、教育培训等各场景深度嵌合,搭建起广泛覆盖的生活服务圈,便捷、经济的移动支付方式成为线上教育、远程医疗、知识付费、网络直播等新兴数字经济形态得以实现的前提条件。此外,在线下场景中,移动支付服务在外卖送餐、交通出行、电子票务等日常场景中逐渐普及,成为线上线下融合的数字经济形态演变过程中的重要连接点。
(二)为无接触服务提供支撑,保障民生需求
在新冠疫情暴发前,我国已经基本完成移动支付场景建设和用户普及,为疫情防控期间各类远程、无接触服务提供了重要支撑。在保持社交距离、居家隔离等特殊时期,移动支付工具以及围绕移动支付能力搭建的生活服务圈发挥了重要作用,保障了居民衣、食、住、行方面的基本生活需要,并在此基础上使得部分消费模式得以升级。疫情防控期间,网上买菜、外卖点餐、社区团购等成为居民采购生活必需品的主要方式。在线下场景中,“扫码点餐”成为餐厅减少接触的解决方案之一,用户在餐饮商户小程序内选择门店、餐品和自提时间,或扫一扫店内二维码、小程序码即可点餐、付款。在公用事业缴费方面,通过连接电力、税务、燃气、供暖等公用事业机构,用户在足不出户的条件下,即可缴纳水、电、煤气、宽带网络等费用,保障各项公用事业不断缴、不欠费。
(三)加大纾困支持,助理小微企业数字化经营
对于企业而言,支付工具是其开展生产经营、接入经济循环的直接渠道之一。在支付服务领域,得益于市场竞争充分,我国网络支付、移动支付手续费率远低于其他和地区,显著减轻了小微商户的手续费负担,也意味着降低了数字经济的接入成本。2021年,人民银行等四部门围绕银行账户服务、人民币结算、电子银行、银行卡刷卡、支付账户服务5方面制定了12项降费措施。商业银行、支付机构等主体通过主动调降收费标准、减免手续费等方式,为小微企业纾困贡献力量。截至2022年9月底,支付服务市场主体共向实体经济让利超过300亿元。除了直接费用减免之外,支付工具创新也为中小微商户提供了经营数字化转型的机会。调研数据显示,易线上化的、线上营收高的行业企业,抗疫情冲击的能力相对更强。疫情防控期间,有大量小微商户借助基于移动支付工具及相应数字化经营解决方案,低成本地实现了自身的数字化改造,快速启动线下线上协同经营,为进一步参与正规数字经济体系奠定了基础。
(四)引用驱动创新,提升支付效率与安全性
技术创新是推动支付产业发展最为核心的驱动因素。从市场实践来看,我国支付产业的科技创新与应用需求相伴而生。网络支付、移动支付的兴起与发展得益于互联网、移动通信技术的先行,而日益丰富的应用场景和差异化的支付需求又对支付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各类交易场景中产生的小额、高频支付需求,显著提升了我国支付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比如,为支撑“春节红包”“双十一”等时期的大流量、高并发支付需求,网联平台更高交易并发量超9.35万笔/秒,于国际其他跨行支付清算系统性能。而支付科技水平的提升,又进一步改善了前端应用创新的基础性条件,推动整个链条中交易效率的提升、交易成本的优化,让更多群体纳入数字支付、数字经济体系成为可能。此外,依托前沿科技应用,支付服务机构不断升级风控策略,支付服务的安全性得以不断提升,也为涉诈涉赌资金链治理等的精准化打击提供了技术保障。可以看到,在应用场景与技术创新之间形成的良性循环,推动了支付体系效率和安全水平实现螺旋式上升。
(五)探索可持续社会价值创新,共享数字红利
与公益体系相对完善的和地区相比,我国传统公益模式中的大部分捐赠来自企业,公众的力量没有得到充分的挖掘与释放。移动互联网和智能手机的普及,降低了用户接触各类公益项目的门槛,同时,网络支付、移动支付的普及,让个人用户的小额捐款成为可能,带动了数字化公益活动的激增。以企业实践为例,腾讯早在2007年成立了中国互联网公司的公益慈善基金会,积极推动公益数字化进程,在2022年“99公益日”活动期间,有超过5816万人次爱心网友参与,公众筹集善款总额超过33亿元,近六成关注乡村振兴项目,这种聚沙成塔效应让公益走向全民时代,促进了公益理念的传播与普及。同时,立足于支付工具能力和优势,支付市场主体也在不断延展公益领域数字化、智能化的边界。针对残疾人群开店意愿强、开店创业比例低、助残辅具适配度不高等痛点,微信支付发起了“自立小店”助力行动,通过免费提现额度、无障碍经营工具关怀礼包、专属客服一对一咨询、数字经营培训系列服务、扶弱助残商家爱心保障、开通顾客分享推荐小店六大关怀措施,充分发挥平台连接和触达优势, 为残障经营群体提供更多经营便利,推动公益助残数字化向纵深发展。